《鹤壁市四水同治建设规划》政策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扎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实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全面开启新时代我市水利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鹤壁市四水同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编制完成。现将《规划》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持续深化实施四水同治,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四水同治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意见》(豫政〔2018〕31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四水同治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豫政办〔2021〕84号),编制完成了《鹤壁市四水同治建设规划》。
二、规划编制过程
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项目组多次赴有关单位、两县三区进行现场查勘和调研座谈,在摸清吃透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完成规划初稿,2020年11月22日通过专家评审。“21·7”特大暴雨洪水发生后,结合暴露出的短板弱项,对规划报告再次进行补充和完善,2022年3月29日通过市政府第89次常务会研究,根据常务会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本规划成果。
三、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架构。《鹤壁市四水同治建设规划》作为鹤壁市四水同治“1+9”规划体系的“1”总体规划,为各专项规划的引领和提炼,根据安排,9个专项规划《鹤壁市节水专项规划》《鹤壁市水资源配置专项规划》《鹤壁市河湖水域岸线专项规划》《鹤壁市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治理专项规划》《鹤壁市水系连通专项规划》《鹤壁市地下水综合治理专项规划》《鹤壁市水灾害防治专项规划》《鹤壁市智慧水利专项规划》《鹤壁市南水北调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等,由鹤壁市四水同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实施。
(二)总体布局。立足市情、水情条件,发挥“一渠三河”骨干水流通道作用,协同“引水、蓄水、治水、用水、管水”五类措施,统筹进行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综合治理,形成“三纵五横七脉相连、四源六湖一网循环”的水系总体布局。
(三)目标任务。按照新时代国家战略部署和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立足近5年,谋划15年,前瞻30年,明确“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智慧水管理”的幸福河湖总目标,建设一张水网、构建六个体系、保障四个安全、基本实现治水兴水现代化。一张水网即构建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六个体系即建设水灾害科学防治、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生态系统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水文化保护传承、水法规制度保障体系,四个安全即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水环境安全。
(四)重点项目。规划建设项目6类98项,估算总投资451.63亿元。其中,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项目141.49亿元、水灾害防治项目95.08亿元、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101.78亿元、水系连通项目69.79亿元、水文化建设项目36.00亿元、水利信息化项目7.49亿元。2025年前,实施项目投资147.19亿元,2035年前,实施项目投资304.44亿元。
2022年5月18日